目录

Redis为什么这么快?

Redis为什么这么快?

基于内存实现

Redis是基于内存存储实现的数据库,相对于数据存在磁盘的数据库,就省去磁盘磁盘I/O的消耗。

Redis比磁盘数据库快了千万级。

高效的数据结构

MySQL索引为了提高效率,选择了B+树的数据结构

/images/content/redis_struct.jpg

压缩列表ziplist

压缩列表ziplist是列表键和字典键的的底层实现之一。它是由一系列特殊编码的内存块构成的列表, 一个ziplist可以包含多个entry, 每个entry可以保存一个长度受限的字符数组或者整数.

/images/content/redis_ziplist.jpg

  • zlbytes :记录整个压缩列表占用的内存字节数
  • zltail: 尾节点至起始节点的偏移量
  • zllen : 记录整个压缩列表包含的节点数量
  • entryX: 压缩列表包含的各个节点
  • zlend : 特殊值0xFF(十进制255),用于标记压缩列表末端

合理的数据编码

Redis支持多种数据基本类型,每种基本类型对应不同的数据结构,每种数据结构对应不一样的编码。为了提高性能,Redis设计者总结出,数据结构最适合的编码搭配。

edis是使用对象(redisObject)来表示数据库中的键值,当我们在 Redis 中创建一个键值对时,至少创建两个对象,一个对象是用做键值对的键对象,另一个是键值对的值对象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arduino复制代码//关注公众号:捡田螺的小男孩
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{
    //类型
   unsigned type:4;
   //编码
   unsigned encoding:4;
   //指向底层数据结构的指针
   void *ptr;
    //...
 }robj;

redisObject中,type 对应的是对象类型,包含String对象、List对象、Hash对象、Set对象、zset对象。encoding 对应的是编码。

  • String:如果存储数字的话,是用int类型的编码;如果存储非数字,小于等于39字节的字符串,是embstr;大于39个字节,则是raw编码。
  • List:如果列表的元素个数小于512个,列表每个元素的值都小于64字节(默认),使用ziplist编码,否则使用linkedlist编码
  • Hash:哈希类型元素个数小于512个,所有值小于64字节的话,使用ziplist编码,否则使用hashtable编码。
  • Set:如果集合中的元素都是整数且元素个数小于512个,使用intset编码,否则使用hashtable编码。
  • Zset:当有序集合的元素个数小于128个,每个元素的值小于64字节时,使用ziplist编码,否则使用skiplist(跳跃表)编码

合理的线程模型

单线程模型:避免了上下文切换

Redis是单线程的,其实是指Redis的网络IO和键值对读写是由一个线程来完成的。但Redis的其他功能,比如持久化、异步删除、集群数据同步等等,实际是由额外的线程执行的。

Redis的单线程模型,避免了CPU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竞争锁的消耗。也正因为是单线程,如果某个命令执行过长(如hgetall命令),会造成阻塞。Redis是面向快速执行场景的内存数据库,所以要慎用如lrange和smembers、hgetall等命令。

I/O 多路复用

什么是I/O多路复用?

  • I/O :网络 I/O
  • 多路 :多个网络连接
  • 复用:复用同一个线程。
  • IO多路复用其实就是一种同步IO模型,它实现了一个线程可以监视多个文件句柄;一旦某个文件句柄就绪,就能够通知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;而没有文件句柄就绪时,就会阻塞应用程序,交出cpu。

/images/content/redis_IO.jpg

虚拟内存机制

Redis直接自己构建了VM机制 ,不会像一般的系统会调用系统函数处理,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去移动和请求。

Redis的虚拟内存机制是啥呢?

虚拟内存机制就是暂时把不经常访问的数据(冷数据)从内存交换到磁盘中,从而腾出宝贵的内存空间用于其它需要访问的数据(热数据)。通过VM功能可以实现冷热数据分离,使热数据仍在内存中、冷数据保存到磁盘。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内存不足而造成访问速度下降的问题。


参考: